人体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的核心过程,涵盖了能量的获取、转化与消耗。它主要分为两类: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。合成代谢指身体利用摄入的营养物质合成组织和器官;分解代谢则将体内物质分解,释放能量与废物。


能量来源与细胞呼吸


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。其中,碳水化合物是首选能量来源,主要以葡萄糖形式存在。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同时生成三磷酸腺苷(ATP),为身体活动提供能量:

C6H12O6 + 6O2 → 6CO2 + 6H2O + 能量(ATP)

细胞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:

  1. 糖酵解: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分解为两个丙酮酸,同时生成2 ATP和2 NADH。
  2. 丙酮酸脱羧与柠檬酸循环:丙酮酸进入线粒体,生成乙酰辅酶A,进一步生成二氧化碳、NADH、FADH2和少量ATP。
  3. 电子传递链:NADH和FADH2的电子被传递给氧气生成水,同时驱动大量ATP的合成。

脂肪通过β-氧化分解为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,而蛋白质的氨基酸经过脱氨作用生成可参与代谢的有机酸,也能供能。


能量消耗方式


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三种:

  1. 基础代谢: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,受年龄、性别、体重、身高、体温及激素水平影响。
  2. 食物热效应:消化、吸收、运输和储存食物所需的额外能量,取决于食物类型与摄入量。
  3. 体力活动:运动或劳动所消耗的能量,取决于活动的类型、强度和持续时间。

代谢平衡与健康


人体能量平衡由摄入与消耗决定:

  • 能量摄入 > 消耗: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,导致体重增加。
  • 能量摄入 < 消耗:动用脂肪和蛋白质储备供能,体重下降。
  • 能量摄入 = 消耗:体重保持稳定。

保持代谢平衡对于控制体重、预防肥胖及维持健康至关重要。同时,激素、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都能显著影响代谢效率。